close

今天社團邀請到一位非常有名的演說家

同時也是兩性關係和親子關係的名作家

吳娟瑜

一直久仰她大名

印象中小時候媽媽好像有在看她的書

真面目倒是第一次見到

演講前由她的助理兒子

撥放了一段她到世界各地演講的影片

影片未完隨著音樂

吳老師竟然動感的跳舞出現

她要大家把握時間拿起手機拍她

所以我們紛紛拿起手機拍著位大明星

非常活潑的一位老師

每位社友臉上都洋溢著笑容

P_20171207_204401_vHDR_Auto.jpg1345817013

P_20171207_204502_vHDR_Auto.jpg655145088

首先他邀請了一位男生上台

假設兩人是戀人

男生敲門

女生問Whis is it?

男生要回答對才能開門

男生第一次回答 It's me

No No No

老師要他退回去再轉一圈 代表過了12年

第二次男生回答It's him

No No No

老師又要他退回去再轉一圈 代表又過了12年

第三次男生回答It's your love

No No No

老師說36年過去了喔! 要想清楚答案!

又要他退回去再轉一圈 

這回男生回答 Its' You

吳老師打開門

原來答案是You

 

吳老師藉著這個小小的與學員的互動

告訴大家

關係不好

就是因為沒有You在一起

怎麼說

就是沒有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

我們都以自我為起點出發去看事情

忘了換位思考

老師把換位思考用You在一起來說明

後來聽到一種說法叫"角色扮演"

我覺得這個用字比換位思考更讓人能接受

 

接著他又尋求一位男社友上台

問他有沒有跟女朋友吵過架?

舉一次吵架的例子

男生說:女友質問他"為什麼又不洗碗?"

老師問: 你怎麼回答?

男生說: "我有幫忙洗衣服啊!"

老師笑了...

我們卻不明白這樣的回答出了甚麼問題

老師說女友生氣的原因很簡單

她問A妳卻回答1

要先針對她的問題回答

ex. 我現在好累,晚一點再去洗好嗎?~我剛剛洗好衣服了

聽到這裡

我想起我跟雨杳杳的對話

也常常是這樣

他總覺得我總是他說一句我頂一句

而且還要扯上他

所以常常說沒兩句就吵架

 

吳老師說

我們要作建設性的表達 (+)

而不是破壞性的表達 (-)

還帶著大家先用單手比出-

再用雙手比出+

要講出妳的感覺Feel 

說出你的需要Need

像例子中女友說"為什麼你不洗碗"

用為什麼你不...這句話其實就是破壞性的表達方式

所以會造成聽者在情緒上受影響

兩人的關係會因為情緒對話而改變

 

感受+感覺+行動= 成長

 

吳娟瑜老師說每個人都有3000~5000個不同的價值觀

只要有

5~6個價值觀對上了

兩個人就會有戀愛的感覺

就會在一起

交往之後

不同的那4000多個價值觀會紛紛冒出來

這個觀點她又找了一個男生上去練習

"你喜歡看電影嗎?"

"喜歡!" (開心~兩人有共同點)

"那妳喜歡看甚麼電影?"

"愛情文藝片" "科幻動作片"

(碰~ 兩人的共同點好像不一樣了)

"那妳喜歡運動嗎?"

"喜歡" (開心~兩人有共同點)

"那你喜歡甚麼運動?"

"游泳" "跑步"

(碰~ 兩人的共同點好像又不一樣了)

在一次一次的了解中

發現彼此的相同和相異性

 

這段過程老師把它具像化為

從一開始的

"羅曼蒂克時期"-->"權力抗爭時期"-->慢慢成長到"和諧期"

這中間我們要尋找兩全其美的辦法

各個階段用數字來代表可以這樣表現

1。寄生之愛(初期為了愛掩試自己的某些真實想法)

  這時候兩個人的某部分被隱藏或是消失了

  因此1+1=1

2。抗爭之愛(中期不再掩飾,卻造成嚴重衝突,兩人沒有交集)

  因此1+1=0

3。成長之愛(後期藉著共同成長,勇敢活出自己的生活,

       兩人間變成一種有點黏又不會太黏的,健康自在的關係)

  因此1+1=1+1

  這時候雙方都能保有自己,又能與對方和諧相處

 

吳老師說

冷漠是愛情關係最大的殺手

但說話溝通是一門學問

要在對的時間 對的地方 跟對的 說對的

作對的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這讓我想起之前朋友總好奇

我跟雨杳杳這麼會吵架

為什麼還是決定跟他走在一起?

那時候我回答

因為他是願意留下來跟我吵架的人

也是吵完架還是會轉過身回來的人

也許就是這樣的感覺吧

雖然我們不停的吵架爭執

互相傷害

卻還是在這段關係裡面努力

 

吳娟瑜老師非常不鼓勵離婚

她說

依照前面的理論

妳下一個找到有5~6個價值觀相同的人再度相戀

然後又會出現4000多個相異的價值觀起衝突

不如好好在這段關係中努力

尋求兩全其美的辦法一起成長

她舉例

老公如果習慣牙膏從肚子擠

老婆習慣從尾巴擠

那就買兩條牙膏

各擠各的;

老公進浴室拖鞋習慣往內

老婆習慣拖鞋順向外

那就再買一雙拖鞋

各穿各的

不要因為這個點起爭執

 

每個人的價值觀

都跟自己的五世組有關

也就是從我們上面的

父母輩 祖父母輩 曾祖父母輩 曾曾祖父母輩 太祖父母輩

他們生活環境背景都會造成對我們選擇的影響

這牽扯了大約150年的歷史

除非你能把這過去150年的環境背景都調查清楚

否則這過去的環境背景對你身邊的這個另一伴

都會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

話說回來

要那麼辛苦去研究找到一個適合的人

我們做得到嗎?

 

我想

我還是好好珍惜這個眼前人

謝謝吳老師的啟發

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做了一個對的選擇

但我願意相信我做了一個比較好的選擇

 

 

==============

吳娟瑜老師的名片

08122017135450_頁面_1

08122017135450_頁面_2

 

 

 

 

 

 

 

 

 

 

 

arrow
arrow

    安叮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